原创:尼明 来源:迪迪趣
类别一:表示推测与可能性
1. 其 (qí)
核心用法:大概,也许,恐怕。用于对情况进行不完全肯定的推测。
语气: 委婉、揣测,不确定。
相当于现代汉语: “大概”、“恐怕”。
典型例句:
表示推测: 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?(韩愈《师说》)
句解: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,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,大概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?
表示反问(加强语气): 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?
句解: 大王您如果非常喜好音乐,那么齐国大概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吧?
展开剩余84%2. 盖 (gài)
核心用法:大概是,原来是。多用于句首,引出对原因或情况的解释性推测。
语气: 带有解释和推断的意味,比“其”的肯定程度稍高。
相当于现代汉语: “大概是”、“想必是”。
典型例句:
表示对原因的推测:盖余所至,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。
句解: 大概我所到达的地方,比起那些专业的旅行者,还不到十分之一。
表示解释: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。
句解: 原来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它,那么天地万物没有一刻是不在变化的。
3. 殆 (dài)
核心用法:大概,恐怕。多用于表示对不利情况的担忧和推测。
语气: 带有忧虑和危险的意味。
相当于现代汉语: “恐怕”、“大概”。
典型例句:
表示担忧: 思而不学则殆。
句解: 只思考而不学习,就会(陷入)危险(的境地)。
表示推测: 然则天下之治,殆可见矣。
句解: 既然如此,那么天下的太平,大概就可以预见了吧。
类别二:表示时间与频率(带有情态色彩)
4. 辄 (zhé)
核心用法:总是,就。表示一种规律性的、习惯性的动作,强调“每当……就……”。
语气: 强调动作的规律性和必然性。
相当于现代汉语: “总是”、“就”。
典型例句:
表示规律性吾每读书有所得,辄记之。
句解: 我每次读书有收获,就总是把它记录下来。
表示立即: 行数十里,辄慕汤饼。
句解: 走了几十里路,就想吃汤饼了。
5. 卒 (zú)
核心用法:终于,最终。表示某件事经过一番波折或等待后,最终得以实现或发生。
语气: 强调结果的最终达成。
相当于现代汉语: “终于”、“最终”。
典型例句:
表示最终实现: 廉颇卒为赵将,破齐。
句解: 廉颇最终还是做了赵国的将军,并且打败了齐国。
类别三:表示意外与转折
6. 乃 (nǎi)
核心用法:竟然,却。表示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,与预期相反。
语气: 带有惊讶、意外的转折意味。
相当于现代汉语: “竟然”、“没想到”。
典型例句:
表示意外: 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(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)
句解: (渔人)问(他们)现在是什么朝代,(他们)竟然不知道有汉朝,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。
表示转折: 赏所乃不与,而罚所否。
句解: 答应奖赏的却不给,而(答应)不惩罚的却惩罚了。
7. 顾 (gù)
核心用法:反而,却。表示与前文意思相反的转折。
语气: 强调转折和对比。
相当于现代汉语: “反而”、“却”。
典型例句:
表示转折: 吾每念,常痛于骨髓,顾计不知所出耳。
句解: 我每次想到(这件事),常常痛彻骨髓,只是计策想不出来罢了。
表示反而: 人之常情,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顾君独不然。(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)
句解: 通常人之常情,从节俭到奢侈容易,从奢侈到节俭困难。你却反而不是这样。
类别四:表示当然与必然
8. 固 (gù)
核心用法:本来,诚然。表示事情本就如此,是理所当然的。
语气: 确认事实,带有理所当然的意味。
相当于现代汉语: “本来”、“当然”。
典型例句:
表示理所当然: 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(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)
句解: 人本来就免不了一死,有的死比泰山还重,有的死比鸿毛还轻。
表示本来: 吾固知藏军之计,不知藏名之计也。
句解: 我本来只知道隐藏军队的计策,不知道隐藏名声的计策。
9. 必 (bì)
核心用法:一定,必定。表示事情发生的必然性,或主观上的决心。
语气: 坚决、肯定。
相当于现代汉语: “一定”、“必定”。
典型例句:
表示必然性: 国之将兴,必有祯祥;国之将亡,必有妖孽。(《礼记·中庸》)
n句解: 国家将要兴盛,必定会有吉祥的征兆;国家将要灭亡,必定会有妖邪的怪事。
表示决心: 吾必得此子。
句解: 我一定要得到这个人。
类别五:表示希望与意愿
10. 尚 (shàng)
核心用法:还,希望。表示希望某种情况能够发生或继续存在。
语气: 带有期盼、祈使的意味。
相当于现代汉语: “还”、“尚且”、“希望”。
典型例句:
表示希望: 逝者如斯,尚思三复。
句解: 过去的事情已经如此,还希望你能再三思考。
表示“还”(用于祭文): 呜呼!……尚飨!
句解: 唉!……还请享用(这些祭品)吧!
发布于:广东省恒正网配资-配资10倍的公司-郑州股票配资-中国股票配资网在线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